专家认为,多样化的融资工具可以实现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精准扶持
■本报记者 左永刚
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民族地区实体经济发展升级,昨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积极支持民族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沪深交易所上市或在新三板挂牌并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民族地区上市、挂牌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促进民族地区上市、挂牌公司健康发展。
就《规划》提出的资本市场支持政策,上海股份制与证券研究会副会长曹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务院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企业进行精准帮扶,将推动民族地区实体经济做大做强,从而增强民族地区的自主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能力,减少财政负担,用资本杠杆撬动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与升级。
《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其中经济发展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6.65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9.8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8%。
“民族地区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要实现增长目标,需要依靠政策和市场双重手段,”曹俊认为,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通过资本市场参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可以实现发达地区提质增效和民族地区加速发展政策并行,缩小地区之间差别,实现共同富裕。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近年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于民族地区企业的支持不断升级,尤其新三板更加注重支持民族地区企业。截至2016年11月中旬,共计有403家民族地区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是2014年年末的5.84倍。
此次《规划》强调,继续暂免征收西藏、新疆、内蒙古、宁夏、广西等自治区新三板挂牌公司的挂牌费用,实行专人对接、专人审核制度,做到即报即审、即审即挂。
《规划》提出支持民族地区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企业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和资产支持证券等方式进行融资。利用私募基金、产业基金、区域性股权市场和期货市场,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另外,在间接融资范畴也作出具体政策安排,如加大民族地区信贷投入力度、依法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等。
“多样化的融资工具可以实现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精准扶持。”曹俊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