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财经频道> 金融> 正文

互联网金融用户超过4亿 平台开始角逐科技能力

如果说“互联网金融”直白的体现了“互联网+金融”这一行业的业态,那么“金融科技”则体现了这一新兴业态的核心与本质。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公布报告,去年通过互联网发生金融行为的人数已经超过4亿,其中互联网理财人数达9890万人,这一数据不包括余额宝、微信支付等使用人数。

2015至2016年金融科技行业政策频出,监管不断完善,政府、社会认可度稳步提升。金融科技已经进入“智能化”阶段,如何提高“智能化”水平成为各平台的重要发力点。

中央定调安全可控 分类监管更加细化

在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抓好金融体制改革,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整顿规范金融秩序,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

总理还表示,“对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我们有信心和底气、有能力和办法。”

无论是对传统金融,还是近年来崛起的金融科技,我们也称之为新金融,中央都表示我国的金融体系整体安全、风险可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科技金融不断涌现出新的发展业态,而传统金融也在寻求转型,二者既有竞争,又有融合,共同为实体经济、大众投资提供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互联网金融的形态比较多样和复杂。其中,第三方支付的形态和规则已基本明确,而在P2P方面,银监会已经对其发布了好几个规则。潘功胜说,互联网金融当初的其它类别如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资产管理等,分类规则制定还在进行之中。

尤其像互联网资产管理这一类互联网理财服务,经过几年的发展,他的优势已经开始凸显,和P2P相比,互联网资产管理平台的投资更分散、资产更优质,投资的投资收益有保障。

金融科技完成脱媒化 进入智能化阶段

经历过2016年的淘汰和洗牌,一些优质平台逐渐凸显,从规模、服务和技术等方面都上了一个台阶。与此同时,行业完成了第一阶段——脱媒化的进程,金融服务从线下转到线上,打通了流通渠道,服务了扁平化的人群,大众的接受度、使用率也越来越高。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公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其中互联网理财人数达9890万人,这一数据不包括余额宝、微信支付等使用人数。

从目前来看,通过互联网发生金融行为的人数已经超过4亿。可见,金融科技正成为不可忽视的一支金融力量。

作为拥有20年海内外投资经历的专业人士,吴雅楠很早就瞄准了互联网资产管理这一领域,2014年,他选择跨界创业,成立了真融宝,主打互联网资产配置,以优选资产、分散风险的理念为各类净值的人群提供资产管理服务。

“脱媒化—智能化—重构化”是吴雅楠提出的“金融科技三阶段”理论。他认为,2017年金融科技发展已经进入智能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人工智能对金融领域的影响继续深化。从个性化、场景化入手,服务变得千人千面千时。

2016年招商银行发布摩羯智投,广发基金去年就推出“基智理财”类智能投顾业务,南方基金也上线了类似业务,而华夏、汇添富等公司也在积极筹备,不少基金公司还设立了专门的研究小组在研发。

从2016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传统银行、券商、基金公司开始布局智能投顾。市场对于“智能化”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智能化”程度高低 将拉开平台距离

业内人士普遍的观点是,智能投顾业务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国内投资者的资产配置理念相对薄弱;另一方面,伴随着各类参与者涌入这一行业,很多企业只是打着“智能投顾”的旗号,国内真正做到智能化的企业屈指可数。

吴雅楠说,真融宝的业务模式定位是智能化财富管理,一以贯之的理念便是“金融是内核,但必须是科技驱动金融”。

据悉,真融宝目前已经打造了“蜂鸟”、“蜂巢”、“锋芒”三大技术系统。“蜂鸟”资产管理系统,将8大类200万条资产,根据各类资产的正负相关、联动强弱等特质,搭建优质的基础资产组合模型,进行了资产配置,达到最优风险收益比,实现了风险分散和收益最大化

“蜂巢”安全系统,则在资金入口、资产配置等方面均设置了多层风控手段,为用户资金保驾护航。

“锋芒”大数据系统通过7个维度、30个行业、细分千万级标签给用户画像,并据此为用户配置适宜的投资组合。

除了真融宝的“蜂鸟”、“蜂巢”、“锋芒”系统,京东金融最近也研发了天盾安全与反欺诈系统,该系统可以防范电信诈骗、网络黑客等问题。

此外,众多P2P、互联网保险、股权众筹公司等均在科技上大力投入人力、金钱,期望能够在同业竞争中占据高地。而科技能力的高低,将决定企业的市场地位,关系企业未来的发展。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