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财经频道> 消费> 正文

宅高楼起来了 孩子上学没着落 住小区配套学校还要等多久

◆经济导报记者 孙罗南 济南报道

有关“大汉峪片区开发商拿地多年、但配建学校迟迟未开工”的新闻,近日再度被媒体报道而广受关注。

这并非个例。在济南,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住宅楼都起来了,但在很多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相对落后,部分业主孩子上学没有着落,或只能选择到较远的地方上学,配套教育问题一直成为关注热点。

土拍大多“绑定”学校

经济导报记者近日在走访中看到,在济南东部区域,随着众多新建房地产开发项目投放市场,不少片区内楼盘林立,正在或即将迎来大规模入住。

以大汉峪片区为例,该片区汇聚了金汇瀚玉城、三盛国际公园、绿城玉兰花园、华皓英伦联邦、山水华府5个楼盘,部分楼盘已经迎来交房。但是,片区内配套学校的建设还相对滞后。

在长岭山片区,配套学校问题也是迫在眉睫。该片区附近有万科华艺金域华府、旭辉银盛泰金域蓝山等多个楼盘,有的已陆续开始交房,但片区内目前尚未建成配套学校。

对于学校配套问题,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从济南的土拍看,要求开发商配建学校等教育配套的现象已较多见。

上月底,济南进行了春节后首次土拍,其中包括花园路北侧十里河3宗地块,包括1宗商业商务用地、1宗商业居住混合用地、1宗居住用地。经济导报记者查阅挂牌文件看到,在居住地块,土地竞得人须出资建设相关教育设施,B-1-2地块小学初中建设投资约6300万元,B-2地块幼托建设投资约3000万元。

第二批土地是两宗纯住宅用地,土地竞得人须出资建设幼托、中小学,建设费用总共约1.5亿元。

在1月底初落锤的刘智远土拍中,根据土地出让条件,将配建4所学校,包括2所幼儿园、2所中小学,总耗资将达到2.36亿元。

学校配建到底卡在哪儿

开发商配建学校等,有利于补齐教育短板。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去年9月开学季,济南市共有22所新建中小学投入使用。但部分楼盘集中的热门区域,建成的学校数量依然偏少,一些学校仍停留在规划上,甚至被称为“纸上学校”。而在今明两年部分片区交房“扎堆”的情况下,对学校的需求数量也日益增多。

按理说,配建学校也有利于片区配套的快速成熟,学校早晚都要建,而且晚建不如早建。而如今,一些许诺多年的学校迟迟未开工,学校建设到底卡在哪儿?

济南某开发商中层人士李先生对经济导报记者说,“现在很多学校都是绑定建设的,绑定之初会对学校作出一些约束。可能有些是因为土地的原因。”

经济导报记者梳理部分配套学校维权案例看到,如上述开发商所言,学校建设迟缓的部分原因是土地存在问题,交地后由于土地拆迁整理原因或渣土清理问题,土地不干净,导致开发商无法动工。

但另一方面,也有开发商自己的原因,尤其部分实力一般的开发商因资金等原因,导致学校建设迟缓。

土地问题是原因之一

对于业主遭遇的闹心事,开发商也有“叫屈”的。淮海东城御景项目一位负责人此前对经济导报记者说,配建学校问题主要卡在土地证上,“东城御景南区规划的学校用地,在划拨给我们代建时不是净地,有一户‘钉子户’拒绝拆迁。我们搞了一次开工,但因为土地手续不全,被执法部门叫停了。”

按照开发商的说法,土地是相关部门划拨下来的;划拨下来的土地,原本应该是净地,但事实是土地上有待拆建筑;因为有待拆建筑,相关部门又拒绝办理土地证,开发商从而无法施工。

认为因土地问题无法动工的还有金汇信置业。大汉峪片区规划的一所48班规模的小学,由山东大学附属学校托管,片区5家开发单位共同出资,由金汇信置业建设实施。

在大汉峪片区的绿城玉兰花园的业主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代建商一直因为划拨的教育用地覆盖渣土问题影响了学校建设,现在学校建成时间还没确定。

需职能部门监管和支持

学校建设这个热点问题,需要合力解决。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铁岗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整个体系是开发商把学校建好后移交给教育局运营,问题是有许许多多小区在建设过程中,往往是先建住宅,配套设施建得晚,在这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应对建设过程进行监管。

“另一方面,也要提供支持,一起去做这件事,这是相互的过程。有的开发商也想尽快弄好,但可能涉及到多个部门管理的问题,手续不一定能办得很快。”李铁岗说。

尽管开发商也有无奈,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完全“脱责”。不少开发商在“学区房”的宣传方面乱象丛生也是事实,一些置业顾问都口头承诺过学校。

香溢紫郡的业主此前向经济导报记者反映,置业顾问曾以“学区房”的名义吸引大家买房,就读历城二中万象新天校区。但业主们此后了解到,由于历城二中万象新天分校学位紧张,未来业主们的孩子能否在这里就读还不得而知。

而业主通过合法途径维权很艰难。“通常情况下,学区房不会出现在合同的明文表述内,多是置业顾问的口头承诺。有的开发商甚至会与业主签订补充协议,约定开发商的广告只是宣传,不具有法律效力。”山东一名地产界人士表示。(本报记者王延锋对本文亦有贡献)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