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我国医保支付方式迎来重大变革。这一制度通过“打包定价”的方式,旨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然而,任何改革都伴随着机遇与挑战,DRG付费在带来诸多利好的同时,也面临一些现实难题。如何平衡医疗成本控制与诊疗质量,成为政策制定者、医疗机构和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今天,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和您一起来看一下DRG付费的“双面效应”。
DRG付费的惠民成效
1、费用更透明
DRG模式下,每种疾病的治疗费用提前“打包”定价,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就能对医疗支出有大致预期,减少费用不确定性,增强就医信心。
2、住院时间缩短
为控制成本,医院会优化诊疗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住院天数,提高病床周转率,使患者更快康复出院。
3、过度医疗减少
过去按项目付费时,部分医院可能倾向于多开检查、多用药以增加收入。而DRG付费后,医院需在固定费用内完成治疗,大处方、重复检查等现象有望得到遏制,使医疗行为更加规范。
DRG付费的现实挑战
1、用药选择受限
医院可能更倾向于使用价格较低的基础药物,而高价新药、进口药可能因成本问题被谨慎使用,影响部分患者的个体化治疗需求。
2、新技术应用可能放缓
高成本的创新疗法(如靶向治疗、机器人手术等)在DRG固定支付标准下可能面临推广阻力,医院或更倾向于选择传统治疗方式,影响医疗技术进步。
3、轻症与重症的平衡难题
DRG付费对简单病例控费效果较好,但对于复杂重症患者,医院可能因费用限制而减少必要的治疗措施,甚至出现推诿危重病人的现象,影响医疗公平性。
内容来源: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